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梦东方

作者:义伦 | 分类:现代都市 | 字数:0

书名:梦东方 作者:义伦 字数:0 更新时间:08-14 15:12

26

赶走李一鸣并关上门后,沈爽就开始寻找杨志达。

她来到卧室,发现杨志达和衣侧卧在床上,睡着了。她找来一条毯子轻轻地给杨志达盖上。坐在床边看了杨志达一会儿,就来到客厅。看着这一桌的饭菜,还有桌上那束玫瑰花,沈爽心里像涌出蜜一样甜甜的。她拿起玫瑰花用鼻子闻一闻,然后又贴在脸上。她非常后悔不该跟李一鸣出去吃饭,也很心痛杨志达饿着肚子等了她很长时间。坐着发了一会儿呆后,沈爽开始收拾出差带回家的行李。

杨志达这时正在做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在一个万丈深渊的悬崖中奋力往上攀爬。深渊底部是咆哮的激流。在悬崖顶部的边沿上,站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女人,女人在不停地朝他招手。这个女人他好像在哪儿见过,但是就是想不起来。当他精疲力竭地爬到悬崖顶部的边沿,伸出手去想让女人拉他一把时,女人突然消失了。他一着急,又掉向了深渊,同时发出了一声尖叫。他被吓得迷迷糊糊。

听见卧室里杨志达发出的一声尖叫,沈爽急忙起身跑向卧室,不小心碰倒了客厅的一把椅子,椅子倒向地面发出一声巨响,沈爽自己也被绊了一个趔趄。

这声巨响将卧室里的杨志达从迷迷糊糊中完全惊醒了,他额头和脖子根处满是汗,脸色煞白。

沈爽来到卧室打开灯,看到杨志达苍白的脸色,也被吓了一跳。她一摸杨志达的额头,发现烧得厉害。她正要问杨志达是怎么回事时,这时外面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杨志达皱着眉头问,是谁来了?

沈爽也觉得奇怪,说,不知道哇。我去看看。

沈爽来到门边,先问道,找谁呀?

门外一个声音回答说,我是李一鸣。

听到是李一鸣,沈爽紧张起来了。本来她是准备如实告诉杨志达今天李一鸣接了她并和她在一起吃了晚饭的。但是李一鸣这个时候还来家里就不好解释了。她不明白李一鸣为什么不肯离开。她心中升起了怒火。但是这个时候她只能开门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李一鸣这个时候敲门,是因为听到了屋内有摔东西的声音,他担心沈爽出什么事。

其实在他和沈爽来到沈爽家门口,沈爽慌忙进屋并要他赶紧离开时,他就非常纳闷,估计沈爽家里有什么情况。沈爽关门后他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等在门外听一下动静,打算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了再离开。

沈爽打开门,李一鸣连忙问道,发生了什么事?同时,他也看到了沈爽眼中的失望与愤怒。

沈爽冷冷地说,杨志达回来了。他病了。

这时李一鸣站在门口犹豫了,不知道要说什么,也不知道要干什么。他意识到,这下他遇到麻烦事了。他曾经多次想象过与杨志达就沈爽的归属事情摊牌的情景,但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突然。他曾想象的是,他和沈爽商量好,一起请杨志达吃一餐饭,然后他跟沈爽手挽着手走向杨志达。杨志达看见后突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然后向他和沈爽祝福。并称赞他俩才是合适的一对。

而现在,李一鸣不知所措。

沈爽这时镇定下来了,说,进来吧,你正好给他看看病。

沈爽带着李一鸣来到杨志达家的卧室。杨志达看到李一鸣这个时候来到自己的家里,先是愣了一下,马上就想到他们刚刚在一起吃过饭,现在又要来家里幽会了。

杨志达看看李一鸣,又看看沈爽,顷刻间三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突然,杨志达大声咆哮道,你们还没有玩够是吧,现在又来下半场了。都给我滚出去!

沈爽被这声咆哮吓了一跳。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李一鸣这时反倒冷静了下来。他看到杨志达苍白的脸,又满头是汗,知道人在生病的时候更加容易狂躁。他向前一步把沈爽挡在身后,对杨志达说,我为什么来这里我们会告诉你的。现在你不要胡思乱想,我来给你看病。

杨志达侧身将脸埋向下面,背对着外面。没有理他们。

这时李一鸣对沈爽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到车上去拿诊箱。沈爽点点头。

李一鸣拿来诊箱后,要给杨志达测量体温和听诊心肺状况,杨志达不予配合。最后李一鸣只好用手摸摸杨志达的额头和颈部,隔着衣服在杨志达的背上听了几下。问了几个问题,杨志达都不回答。

李一鸣对沈爽说,他心脏和肺部没有大问题,只是身体比较虚弱,是劳累过度和没有吃东西造成的,也可能是最近情绪比较紧张,造成神经功能紊乱。

本来这种情况只要在家里吃点药,再好好休息一下就可以康复的。但是李一鸣担心沈爽在家可能会被杨志达粗暴对待,因此李一鸣对沈爽说,准备住院吧,我来联系。

杨志达听李一鸣说要自己住院,又大声说,要住院你们去住,我哪里也不去,你们快给我滚,让我安静。

沈爽也觉得李一鸣小题大作了。她隐约猜到李一鸣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她对李一鸣说,先在家吃药,不住院。

李一鸣看到沈爽也是这个态度,就说,那好。我拿点药给他吃了,让他好好地睡一觉。还有就是,要吃点东西,比如喝杯热牛奶啦,吃个把鸡蛋啦都可以。

李一鸣向沈爽交代了吃药时间和用量之后,还说,有什么情况随时给我打电话。转身就走了。

沈爽将李一鸣送出门,这时已是晚上11点了。沈爽来到卧室床边,扑过身去,一只手不停地轻摸着杨志达的脸,另一只手抓住杨志达的手。嘴里说,谢谢你回家看我,今天让你受委屈了。但是你要相信我。如果你愿意听,我会跟你解释清楚的。

杨志达还是不作声。沈爽说,我给你做点吃的好吗?吃点东西后就好吃药,然后睡上一觉,身体就会恢复得快些。

这时,沈爽的手机响了一下,像是来了一条信息。沈爽没有马上看手机。杨志达和沈爽都猜到,这么晚了一定是李一鸣的信息。

这时杨志达说,我不吃药,我肚子也不饿,我要睡觉。说完将手从沈爽的手中抽出来,身体做出要睡觉的姿势。

沈爽坐起来,脱掉鞋子。侧卧在杨志达身边,一只手搭在杨志达的身上。

虽然今天从早到晚也奔波了一天,但是沈爽这时候却睡不着。回想到杨志达刚才对她的咆哮,她感到极度恐惧和委屈,眼泪又流了下来。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这样对待过她。自从来到华汉以后,他隐隐地感觉杨志达对她的关心慢慢地在减少,脾气也好像越来越大。她知道杨志达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国家基金项目申请连年不顺,特别专项又被人顶替。她担心这样下去的话,以后的生活状况将不堪设想。

她又想到了李一鸣。应该说,李一鸣在她来华汉的条件创造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没有李一鸣的提议和促成,她不可能入职中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她也就不会来华汉。而且她来华汉后,李一鸣给了她很多的关心和帮助,使她能比较顺利地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对于李一鸣对她的感情投入,她可以拒绝,但却难以记恨。

渐渐地沈爽发现她一个人在戈壁上艰难地行走,她要去的地方是戈壁尽头的雪山,人们说在那里可以发现理想和看到天堂。沈爽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长时间,她觉得她每向前走一步,雪山就向后退一步,她已经精疲力竭了。这时,后面有一对人马向她追来。那领头的还说,大王今天的运气真好,有人遗弃了这么漂亮的女人在这里,我们要赶快抓住送过去。沈爽开始拼命奔跑。这时前方有马过来,沈爽忙喊救命。这匹马快步来到沈爽面前,马上的人抓住她的衣服,轻轻一提就把她提上了马背。她抬眼一看,是一个青面獠牙鬼怪。她惊醒了,脖子上还出了汗。

看见杨志达好像又睡着了,沈爽轻轻地爬起来,顺手帮杨志达扯好毯子角。她到卫生间洗了一把脸,来到客厅收拾餐桌上的饭菜。收拾完饭菜后她又四下寻找杨志达的行李,没有找到。她想,怎么就光溜溜一个人跑回家了呢。但是马上明白了,杨志达一定是在和她通过电话之后突然决定回家的,肯定是从工厂车间直接到的机场。想到这里,心中又是暖意融融。

她坐在沙发上,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上的大玻璃泻落在她的身上,使她整个身体看上去仿佛晶莹剔透,如若天仙。窗外不远处的那颗小星星一直都在向她眨着眼睛。四周安静极了,她能听到潇江的波浪有节奏地拍打江岸的声音,也能听到屋外草丛中此起彼伏的虫鸣声。

沈爽从来没有独自一人在深夜享受这样的安静。她想在心里细数一下来到华汉所经历的事情,想着想着突然间发觉,来到华汉之后自己对杨志达也怠慢了许多。看到杨志达的忙碌与焦躁,她虽然着急心疼,但是她并没有走进他的内心与他感同身受,而是几句程序化的问候和鹦鹉学说式的安慰,她感到愧疚。她想找出原因,但是又捋不出头绪。下半夜有点凉,她扯来一块线毯盖在双腿上。不知不觉在江水的波涛声中又睡着了。

27

一阵电话铃声将杨志达和沈爽吵醒。杨志达一看手机,已是早上八点了。

电话是姚俭恭教授打来的。姚先生要杨志达明天就来上海。因为他们合作申报的国家科技奖后天要答辩。这个成果的大量工作是杨志达在做博士论文时完成的,所以,成果完成人姚先生排第一,杨志达排第二。又由于杨志达已经入职华汉大学,因此,成果由上海东方大学和华汉大学共有。

经过了一晚上的休息,杨志达的状态好了很多,烧也自动退了,只是人还有些虚弱。特别是刚才听到了好消息,杨志达的心情好了很多。他来到沈爽面前,沈爽正在洗脸。他抓住沈爽的手,看着镜子里沈爽的脸。杨志达有一个来月没有这样近距离地看过这张脸了,他发现沈爽似乎憔悴了很多。尽管他对昨天晚上李一鸣突然来到家里不能理解,但是他对沈爽的态度还是相信的。他对沈爽说,对不起,请你原谅我昨天晚上的鲁莽。

看着镜子里杨志达的脸,沈爽也发现杨志达瘦了,也好像老了。来到华汉本来是来追求爱情,追求理想,追求幸福的,而现在爱情在受考验,理想虚无缥渺,幸福无处感受。而且两人已经感到身心疲惫。想到这里,沈爽的眼泪禁不住又流了下来。

杨志达说,是我太自私了,要你离开上海来到这里,我又不知道怎样照顾你,让你吃了很多的苦。

沈爽说,我来这里是我愿意的,我也不怕吃苦。我最大的希望就是你能相信我。

说起相信,杨志达还是顿了一下。他不是不相信沈爽,他是有些不相信他自己,怕自己受情绪和工作的影响而忽视疏远沈爽。他也更不相信李一鸣,因为他听有些同学说,与李一鸣有感情牵扯和**往的女人为数不少。

杨志达说,我相信你。希望我们之间坦诚相见,你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我们一起面对困难,共渡难关。

沈爽点点头。同时看着杨志达的眼睛,好像在判断杨志达说的是否可靠。

接着杨志达把刚刚姚先生电话的内容告诉了沈爽。并说,明天我就要去上海了,今天上午我要去学院找一次于春旺副院长,他约我好长时间了,昨天我到家后我跟他约好的。下午我们两人去看看我妈好吗?

沈爽感到非常失望。她希望与杨志达有多一些的时间在一起,她有很多话要跟杨志达讲,她也想帮杨志达减减压。但是杨志达太忙,她一直得不到这样的机会。她说,好吧。我等一会儿去买点东西带给你妈。

28

杨志达来到机电学院找到了于春旺副院长。他们也有两个来月没有见面了。于副院长在帮杨志达考虑申报职称和人才计划的事,特别是申报职称,这是杨志达的人生第一次,于副院长认为自己应该关心。另外,还有些话想跟杨志达聊一聊。

按照华汉大学的规定,来校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工作三年后就可以参评副高职称。杨志达入职华汉大学今年底就满三年了,在时间上已经有资格申报职称。于副院长也知道杨志达已经获得了一些不错的业绩,所以今天他首先要帮助杨志达捋一捋这方面的业绩,并且考虑申报职称的具体事宜。

于副院长首先问杨志达目前已有的业绩情况。杨志达回答说,已经发表了4篇合乎职称条件的论文,其中有2篇是发表在机电专业的世界顶级刊物上,其影响因子一篇是15,另一篇是12,影响因子15的那一篇,是学校机电类专业迄今为止影响因子最高的论文。此外,还有2篇文章已经投出,在审,估计半年内能够发表出来。这样到今天下半年,我就一共有6篇合乎要求的文章;在科研课题方面,目前已获批主持的纵向科研项目3项,其中以上海东方大学牵头、我作为子项目主持人的国家重大项目1项,中南省重点科技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支持项目1项。此外,还有华汉大学择优支持的“创新驱动计划”项目1项。还参与了1项大型企业上海腾达公司委托的项目,也就是姚先生推荐我参加的攻关项目。这两个项目虽然不是政府实施的科研计划,但其意义非常重大,中央几个部委都很关注这件事。它有可能是我国突破西方卡脖子工程的项目。我还被受权了3项发明专利,其中1项正在洽谈技术转让。

此外,杨志达还告诉于副院长,他参与的一个国家级奖励成果,马上要答辩。这个报奖成果华汉大学排名第二,他自己也排名第二。

于副院长边听边点头。当杨志达讲完后,于副院长连声说不错。因为他知道,杨志达本应该还有一项主持的重大特别项目的子项目,他参与了该项目的全部申报过程,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将他从这个项目组中拿下了。

于副院长说,你的业绩总量已经足够了,你今年就准备材料申报副教授职称吧。论文专利等都没有问题,而且还很出色。这里要说明的是科研项目,因为你主持的国家级项目不是以华汉大学为第一单位。你把这个项目的原始材料准备好,还要写一个说明。我先去学校职称办和主管校长那里帮你“备个坨”。

杨志达对申报职称没有经验,有些担心地问,我的项目会有问题吗?

于副院长说,有没有问题要看从哪个方面看待“主持项目”的要求。如果把“主持项目”当作衡量职称申请人争取项目和研究项目的能力看待,你在东方大学申请的项目就没有问题,因为这个项目的申请和研究都是或将是你的工作,说明你已经达到了独立主持国家级研究项目的能力。但是,如果把“主持项目”当做是为学校增加国家级项目的杠杆看待,那你这个项目可能就有问题,因为你的项目没有落户华汉大学,没有达到为学校增加国家级项目的目的。从职称条件的本质来讲,应该是衡量申请人的水平和能力。但是,根据我的经验,一般学校设置职称条件,这两方面都要照顾到的,而且增加业绩的目的性更强,因为职称已经被高校当作获取高水平业绩的有力杠杆。停了一下,于副院长又说,你有一个优势条件,你发表了机电学院有史以来影响因子最高的文章,应该能弥补一下其它方面的不足吧。

杨志达第一次感受到工作业绩的重要性,它是那样的具体,那样的简单粗暴。缺了某项业绩,他就不能晋升,不能履职,甚至不能留下。他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

于副院长好像看出了杨志达的心事,说,学校设置职称条件都会往高处提一点,这个“桃子”要跳起来才能摘得到,这样才能达到选优的目的,也能达到激发青年人创造优质业绩的目的。你的能力和付出已经完全达到了摘“桃子”的高度,只是站的地方不是正好在树底下。不要担心,调整一下就可以了。

杨志达并不知道“调整”的准确含义,但是他点点头。

于副院长接着说,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学校在搞“培英”人才计划。目的是培养长江学者候选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年轻人才能申报。我看你的业绩不错,超过了一般副教授的基本条件,你有没有兴趣破格申报一次?

要自己去与副教授竞争,杨志达有点不好意思,笑着说,我当然愿意破格申报,别人会不会说我急功近利?

于副院长说,学术上最终都是凭实力说话的,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当然,这个项目的支持力度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竞争会很激烈。你还是要认真准备。特别是那些正在实施的项目和正在争取的奖项,尤其是在上海腾达公司攻关的工作,要充分表达出它们的意义。

杨志达说,好,我先写个初稿,还请于院长帮我把一下关。

于副院长说,可以,你写好后我先看看。不过可没有大把的时间留给你妙笔生花,一个星期后可要交材料。

接下来,他们聊了一些关于杨志达的工作和生活的事情。于副院长讲的核心内容就是想引导杨志达做到关心家人,融入集体,少管闲事,做好自己。对这四个方面于副院长都讲的很到位和透彻。杨志达似乎也明白了于副院长的良苦用心,因为来校三年,他虽然获得了一些成果和荣誉,但也因为性格原因给自己带来损失和麻烦。

三年来,杨志达的秉性鲜明地彰显在同事面前。他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心。他聪明,反应快,看问题深刻,逻辑推理能力强。他正直善良,嫉恶如仇。但是他的社会经验不足,有时容易认死理。从这三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可以看出他的科研能力出类拔萃,显示了很强的发展潜力。于副院长生怕一些杂事影响杨志达的情绪,干扰他的工作。

去年,学校要替换杨志达特别科研子项目主持人并将他移出这个科研团队,于副院长为此据理力争,他跟胡副校长和科技处曹处长交涉过几次,事情不仅没有办成,反而挨了领导的批评。领导说他视国家和学校规定为儿戏,还说他作为主管院长违规胡乱推荐人员。他深感可惜,也很悲哀,但是更无奈。

前一段时间,于副院长遇见了他的一个在中南师大音乐学院工作的朋友,朋友问他,杨志达与沈爽是不是分了手。朋友说,他们音乐学院很多人在传说,沈爽已经换了男朋友。于副院长也不知道杨志达的生活情况,他只知道杨志达一直忙于他的科研,出差时间多,至于沈爽是什么性格的人,以及与杨志达的关系情况他全然不知。这件事情也让于副院长很是担心。为此,他还专门到中南师大音乐学院找了闻院长。找闻院长的目的一是想了解沈爽的为人及表现,二是想与闻院长建立互相关心员工家属的关系。闻院长告诉于副院长说沈爽各方面的表现良好,而且他也很愿意建立起相互关心员工家属的关系。这为于副院长帮助维护杨志达的家庭稳定增加了信心。

谈话最后,于副院长说,每次我们两人聊天我都感到很舒服,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价值判断和对事物的见解,很多事情都是一拍即合。我这里还想把左宗棠的一副对联送给你,我很喜欢这幅对联,希望你也喜欢。

上联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下联是: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他解释说,“发上等愿”就是要志存高远,要有理想有抱负;“结中等缘”就是要恪守中庸之道,追求成功而不是完美;“享下等福”就是体味生命的真谛,享受普通简单的人生乐趣。下联的“择高处立”就是要登高望远,有眼光有志向;“就平处坐”就是要低调做人,平稳安全,避灾远祸;“向宽处行”就是要视野开阔,进退自如,行稳致远。

杨志达说,谢谢于院长的关心和指导!我也打算今后要加强自我性格的修养,做一个遇事冷静、大度包容的人。不让领导、长辈和家人操心。

正当杨志达准备离开于副院长办公室时,沈爽打来电话,要杨志达赶快回家接沈爽到他妈妈那里去,说杨妈妈身体不舒服。

杨志达急忙问,知道犯了什么病吗?

沈爽说,我也不清楚。我刚刚接到丁小娜的电话。丁阿姨应该在那里。

杨志达说,你等在门口,我一会儿就到。

然后杨志达对于副院长说,于院长,我现在有点急事要先走了。我明天就去上海了。我填好培英人才计划申请表后马上发给您,麻烦您了。说完转身就走了。

于副院长点点头,向杨志达挥挥手说,快走吧。

29

大约半小时后,杨志达和沈爽来到了杨妈妈的住处。杨志达用钥匙开门进屋,发现妈妈和丁小娜坐在客厅里。他快步直接走到妈妈跟前,问妈妈哪里不舒服。沈爽也上前抓起杨妈妈的手。她们一边等待杨妈妈回答,一边向丁阿姨问好。

看到沈爽和杨志达一起回来了,杨妈妈高兴得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倒是丁小娜问道,志达什么时候回华汉的?

杨志达说,我昨天晚上回来的。学院要我准备今年申报职称和申报一些人才计划的材料,上午约了于院长谈些事情,我刚从于院长那里过来的。原本打算是今天下午和沈爽一起来看妈妈的。

丁小娜心里想,年轻人的玩法真是看不明白了。大学城这边关于沈爽的传言一直未绝于耳,昨天晚边杨志达打电话找老闻分明是找不见沈爽的感觉。怎么沈爽一从西潇回到华汉,杨志达几乎同时也从上海回来了,这分明就是约好了的嘛。这到底是他们两人心大呢还是我们心多。她转念一想,他们两人能约好一起回家,这一定不是坏事。

杨志达又问,妈妈你哪里不舒服了。

妈妈说,我没什么大毛病,就是秋天到了,气温变化幅度像过山车一样,我的心脏有些不适应。吃点药就平稳了。

丁小娜说,打电话给沈爽说你妈妈不舒服是我的主意。你出去一个多月不回来一趟,沈爽到西潇也有两个星期没过来了。你们不想妈妈,可妈妈想你们呐。

确实,今天的事情都是丁小娜引起的。自从听到传闻,说沈爽与另外的男人交往甚密后,丁小娜一直有些担心。她既担心这么好的一对无果而终,更担心杨志达一家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她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她除了提醒过沈爽之外,她还想提醒杨志达一家。

昨天,当她接到杨志达的那个有些莫名其妙的电话之后,她猜想杨志达可能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就觉得给杨家打招呼这事更不能拖,本来说好今天要陪闻院长去染头发,她也不去了,上午她就来到了杨妈妈的住处。她们除了聊些健康和物价之类话题之外,她还特意将话题引导到青年人谈恋爱上来。

丁小娜说,现在年轻人的爱情和婚姻已经蜕变成市场和交易了,他们恋爱和结婚的目的是享受,过程是交易。中间都是换来换去,最终没有几个是长久的。

杨妈妈退休比较早,退休后除了几位年轻时要好的朋友之外,也不喜欢与别人来往,她对外面的情况不太了解,特别是一些青年人玩的东西她基本上不知道。听丁小娜讲这些,她感到很新鲜。

丁小娜又说,我们学校美术系有一位年轻女老师,靠着自己年轻又有几分姿色,同时与校外的两个男人谈恋爱,一个是私企老板,开奔驰,另一个是金融机构高管,开宝马。一个周末下午,奔驰宝马同时来接女老师,两个男人竟然在校门口打起来了。后来还是那位年轻女老师吼住了两位男人。女老师说,你们要打就到别处去打,从此不要来找我。如果还想跟我谈恋爱就听我说。两个男人停下来了。年轻女老师说,你们公平竞争,一个星期7天,星期一是我的个人时间,我要休整,你们谁都别来。其余6天的空余时间,你们每人3天,我将尽量配合你们的安排。先别谈什么海誓山盟,更别谈结婚,那要在后面看缘分。从此他们三人相安无事。

杨妈妈对这个现象很惊讶,问道,难道现在谈恋爱要几个人几条线同时谈吗?

丁小娜说,我在学校做研究生辅导员,有些研究生也很不省心。找男朋友女朋友就像在超市买一件衣服,换男朋友女朋友就像换一件衣服。他们的恋爱对象根本没有稳定性。

听到丁小娜讲了那么多,杨妈妈就有点担心杨志达与沈爽的关系了,因为丁小娜讲的事情都发生在师大,而沈爽也是师大的老师。杨妈妈也知道,不是说师大恋爱风气不好,而是师大长期以来就设置了音乐和艺术等专业,集聚了很多艺术人才。杨妈妈曾在师大亲眼见过,艺术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他们的发型和服装与一般的人就是不一样,甚至他们的行为也有些古怪。所以杨妈妈认为,艺术人才感情都非常丰富,在感情上容易出“画胡子”。

丁小娜接着说,这种事情现在做大人的都管不了,我们也不必太操心。我觉得我们只要做到两点就行了,一是发现情况及时提醒年轻人,二是万一年轻人恋爱出了什么事情不要奇怪,就当平常事一样。

丁小娜按照自己的意图,把想表达的都表达了。应该说,她说得很艺术,也很到位。但是,杨妈妈越听越觉得像是杨志达与沈爽之间出了问题。因为杨妈妈除了担心沈爽在师大当老师又是搞艺术的这个隐忧之外,在她心里还有两个可以证明他们关系可能出问题的线索,一个是杨志达和沈爽一直在找各种理由不结婚,另一个是杨志达出差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次已经一个多月了还不见回来。

杨妈妈自己经过了婚姻失败之后,对儿子在找女朋友这个问题上总有杞人忧天的担心,而且对未来儿媳妇的人品有一票否决的要求。她担心杨志达心眼实在而被有些女孩的外表和花言巧语所蒙骗,她还担心如果杨志达找的女朋友她认为不合适,她不说,她会不舒服,她说了,杨志达可能不舒服。杨妈妈总在自我纠结。

好在杨妈妈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杨志达在读博士研究生之前基本上没有谈过恋爱。这期间虽然有些熟人找到杨妈妈,说想介绍某某的女儿给杨志达作对象。由于杨妈妈这一关没有通过,最后都被止步于此。

后来,杨志达自作主张地爱上了沈爽,并将沈爽带到了杨妈妈的面前。刚开始杨妈妈心里有些不高兴,还有些担心。因为这个沈爽对杨妈妈来说完全是个陌生人,杨志达未经充分了解就作了决定,这就有可能带来可怕的后果。要知道当年杨妈妈的婚姻就是因为匆忙而导致失败的。后来通过几次与沈爽的接触,特别是杨志达对她讲了一些沈爽的处事过程后,她对沈爽就改变了看法,她认为沈爽长得够漂亮,而且还很有才华,知书达理,脾气性格还好。最重要的是,人品没有问题。她认为杨志达跟沈爽在一起不会被“欺负”或“虐待”。

但是杨妈妈对他们两人现在的状态不放心,特别是对他们还不结婚不满意,似乎不结婚就是为分手留有余地,就加大了关系破裂的可能性。想到这里,杨妈妈的情绪有些低落,嘴里说,也不知道志达和沈爽什么时候能回来。

丁小娜看懂了杨妈妈的心思,马上接着说,沈爽昨天晚上回华汉了,要不叫沈爽过来一下?

杨妈妈说,他们忙,别折腾他们了。

丁小娜说,他们昨天才从西潇回来,今天是休整,没有关系的。于是丁小娜给沈爽打电话,说杨妈妈不舒服。丁小娜也没有说假话,杨妈妈这几天确实不舒服。

现在杨妈妈高兴地说,没想到你们两人一起回来了。她又对丁小娜说,小娜,你今天中午不能走,在这里我们一起热闹一下。你打电话把闻斯亮也叫来。我很长时间没有这么热闹了。

丁小娜说,你要热闹还不容易,要他们两人赶快结婚,再给你生两个孙子,你就天天热闹了。

杨妈妈叹了口气说,我作不了主啊。

丁小娜看看杨志达,又看看沈爽,说,你们还是赶紧把事办了吧。简单的事情,领个证,我们几家人在一起吃个饭,见证一下,也庆祝一下,就行了。你看把你妈急成什么样子。

杨志达瞥了一眼丁小娜,对妈妈说,妈,我们不是说好了吗,我们两人都是新到一个地方不久,都有站稳脚跟的压力。等我们稳定了,我和沈爽马上就结婚。

杨妈妈又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说,唉,你们不结婚就不结婚吧。但是你们年龄也不小了,要像夫妻一样相互体贴相互疼爱。一定不能学那些小青年们瞎折腾。

杨志达说,妈。你放心,我们会好好的。

看到杨志达和沈爽都好好的,杨妈妈心里踏实了。这时她慢慢地站起身走向卧室,杨志达连忙扶住她。她打开家里的小保险箱,取出一个玉手镯。这手镯淡绿色,温润通透,里面还飘着几丝暗花,非常漂亮。

来到客厅,她把沈爽叫到跟前,说,这个手镯是我妈妈留给我的,现在我把它交给你,希望你能喜欢。

说着,要帮沈爽带上,沈爽伸出左手。非常巧,玉镯的大小正适合沈爽的手。

杨妈妈拉着沈爽的手,开始招呼大家去饭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8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