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新宋之风起水浒

作者:难亦真 | 分类:历史架空 | 字数:0

第8章 初至东京

书名:新宋之风起水浒 作者:难亦真 字数:0 更新时间:08-14 16:04

陈松与史进在少华山与朱武等人,连续喝了几日,陈松就让史进先带人回了史家庄,自己却留下来和朱武几兄弟商量接下来的对策。

此时的陈松坐在主位上,看着几人,未曾说话。

倒是性格急躁的陈达率先开口,“哥哥,不如留在这少华山做个头把交椅,我等快活自在如何。”

一旁的朱武赶忙拦住陈达,“一切但凭哥哥决断。”

坐于位尾的杨春,倒是不曾说话,像是在等着大家的决断。

陈松看着神态各异的众人,心里计较了一番。朱武等人不过感念陈松放了他们一马,才投效过来,具体有多少真心却不得而知。

况且少华山地势不险,因临近西北,周边州县贫瘠,钱粮得之不易,也不是个能长久发展的地方。

剩下的就看这几人肯不肯舍得下,随自己走了。

陈松正了正衣襟,微微挺起身形,朝着座下的几人道,“少华山不是个能成基业的地方,我意往东行,寻一更好的地界,重立山寨,你们可愿随我一起?”

“那是何处?”陈达赶忙问道。

“京东路!”陈松回完他,却是不再答话,静静的等着几人。

座下朱武等人沉默了片刻后,彼此对视一眼,似是下定了决心,由朱武牵头说到,“既已投效哥哥,自然随哥哥走了。”

“好,”伴着朱武刚落的话音,陈松大喝了一声。

接下来几日,众人开始收拾山寨,大部分喽啰都被遣散,只留下二三十人精干人手,被陈松安排先行前往京东西路。

在郓城与寿张之间的一水泊,让众人先行在附近安置下来。

陈松带着朱武等人,一把火烧了山寨,则先往史家庄奔去。

......

这几日,史进一直有安排人手留意少华山的消息,当手下禀告陈松等人离山,就早早的等候在了庄口。

“师弟,师弟,”离的老远,就能看到史进在那儿高声呼喊的声音。

待陈松几人走近,忙的引入庄内,不过几日光景,再见面时已截然不同,让人唏嘘。

晚上史进于庄内安排酒宴,接待朱武等人。陈松在史家庄停留的时间不短了,此次也打算借机与师兄作别。

陈松本来也想劝说史进与自己一同离去,只是看着这偌大家业,朱武计策还被自己揭穿,没了后来的事儿,这话怎么也说不出口来。

未等陈松说话,这边史进先开了口,“这次若不是师弟在旁,恐怕就中了朱武兄弟的‘算计’了,此事想来就后怕。”

一旁的朱武闻言,羞愧的连连摆手。

“师弟身手,智谋皆是不俗,又收服少华山几位英雄,想来所图不小,此次少华山之行也多亏了师弟。”史进说完又停了片刻,似是下定决心,接着道。

“我意投入师弟麾下,以后唯师弟之命是从,也跟着师弟在这世道上闯上一闯。”

说完抱拳,单膝拜倒陈松座下,惹得陈松赶忙扶起史进。

还没等陈松回话,一旁的陈达接道,“有了‘九纹龙’加入,以后哪里还去不得。”

朱武,杨春两人也在一旁附和着。

陈松见状,心里大喜,却没有表露,“既如此,咱们兄弟几人日后当齐心协力了。”

半个月后,有华阴县百姓在少华山见到被焚毁的山寨,报到官府那里,县令赶忙派人来查看,除了一片废墟瓦砾,别无他物。

县令欣喜之余,赶忙让人查看能否找到悬赏的朱武等人的下落,哪里还找得到。

接着又询问附近百姓这少华山缘由,只听有人说见到,史家庄史进和一年轻使枪的少年剿了这少华山,后来又探得这和史进一道的人叫陈松,慢慢的这陈松的名字也被传到了江湖上,因其使一杆银色长枪,被人称作‘银枪小将’。

当然,这些事儿陈松可不知道,自那日陈松与史进谈完,就开始做起准备,安顿好庄里的事务,几人就已出发,此时却已跟着陈松在去往东京的路上了。

......

“哥哥,此去东京,咱们得有个章程吧,咱们几个精壮汉子聚在一起太扎眼了。”朱武朝着陈松建议道。

“不如哥哥就打扮成富家公子,我们几个扮作护卫,如此就不会有人注意力。”杨春在一旁接到。

史进、陈达听完,则在一旁附和,“合该如此,合该如此。”

说完还不忘笑着望向陈松。

陈松无奈得摇了摇头,虽然不太情愿,但是朱武说的确实在理,只能苦笑一声,算是应了下来。

几人出了华阴县,一路骑马东行,中途也未作停留,如此倒是没用上小半个月就已经到了东京的地界了。

自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后周称帝建立宋朝,以开封为首都,称为‘东京’,已经一百六十年了。

此时的东京繁华异常,常住的人口已经超过一百五十万,妥妥的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此时的欧洲大的城市,没有一个超过二十万的,在这东京城面前,标准的老少穷地区。

陈松几人缓步来到城门处,商队、百姓往来其中,想象中的仔细盘查却是无影无踪,偌大的都城,城墙上下连个守卫都没有。

在城门边上倒是有个税务官带着几个杂役,对往来商队收着税款。见陈松几个没有货物只是行人,税官只是抬了下头便不在理会,继续写起税薄。

沿着街道继续往里走,茶坊、酒肆、脚店、肉铺等等罗列两旁,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让第一次来到东京的几人看的应接不暇。

“这么大的城市得住多少人呀?”陈达适时的发出一声感慨。

陈松不知道这盛世的繁华还能存在多久,只知道不久的将来,当北方的铁蹄踏过这片山河的时候,留下的只有后人的感叹了。

几人寻了个客栈,先行安顿了下来,用过午饭之后才继续出了门。远远望去,就见一锦衣的富家公子手持折扇和几个护卫闲逛于这市集之上,丝毫不起眼的溶于众人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048s